3-6岁宝宝认知理解详单,该教的都在这
发布时间:2019-01-16 12:17:14阅读次数:0次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往往会给孩子大量提供学习的机会,但是不要忘了要以孩子的年龄、程度及身心发展为基础,来选择符合孩子的能力需要的活动。并且应避免偏重在某一领域的学习,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此不但容易吸收,也可以让孩子学得有自信。除此之外,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的学习状况及接受度,灵活地调整活动内容,尽可能营造互动性的学习方式(非传统的一说一听学习),来建立良好的双向学习关系。
一、3-4岁认知
1、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
方法:
①利用同样颜色的5块大积木和5块小积木。开始时让孩子把0块积木根据大小分成两堆。孩子学会正确地分类之后,你问他:“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如果回答正确,就表扬他。
②利用两个只有大小不同的东西,如使用一大一小两个红球。先选用大小差别明显的东西。利用球、积木和其他物品告诉孩子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如这是大球,这是小球)。然后问孩子:“大球在哪儿?”再问“小球在哪儿?”频繁地变换大小物品的位置。等孩子能够正确无误地区别大小之后,再让他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
③用包装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包糖果,让孩子说也哪个大哪个小,他说对了就把糖果奖励给他。
④把直径约为5厘米和8厘米的几个圆形物放在地上。让孩子只站在大圆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你该站在哪个圆上。你站得对不对,让孩子告诉你。
⑤在大小不同的几个圆中的一个圆上放上孩子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能正确地说出那个圆是大的还是小的,就把那件东西奖给他。
2、按照口头指令,指出自己或娃娃身体0个部位
方法:
①从脸上的器官开始,当你说:“这是眼睛”时,用手指一指你自己的眼睛。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也用手指一指他自己的眼睛。再用同样的方法反复练习,指出手、脚、脖子、胳膊肘、肚子、手指、脚趾等。
②你和孩子一起站在能照到全身的大镜子前面。当说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你让孩子摸摸或动一动这个部位。如“这是膝盖吗?”,“这是鼻子吗?”他学会了就表扬他。
③在两张纸上画上像雪人似的大小不等的两个圆,画上身体的一两个部位,让孩子指出哪些部位没画出来,该画在什么地方。孩子回答对了,就表扬他。
④指出玩具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
⑤指出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帮他说出名称。
⑥如果孩子指对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就让他在那个部位贴上贴纸。
3、用话语或动作反复做手指游戏(如:听到唱歌做动作)
方法:
①让孩子看你如何边说边做手指游戏。然后每说一段,就让孩子做一遍动作。孩子学会了就逐渐增加模仿的内容,直到他全部学会为止。
②开始时,你唱歌让孩子做动作,然后让孩子自己边唱歌,边做动作。
③让孩子与你一起唱,但有一部分歌你不唱,让孩子自己唱(比如最后一句),渐渐减少你唱的部分。如果孩子都学会了就表扬他。
④你说出每一段歌词的第一个字,把这作为一种提示,剩下的部分让孩子唱完。你也可以用动作提示给他。
4、用3件以上物品进行一对一配对
方法:
①把3个茶碗放在桌子上,拿3个弹球给孩子。告诉他:“一个茶碗里放一个弹球”。
②在纸的左边画3个茶碗,再在纸的右边画3把小勺。让孩子画一条线把茶碗和小勺连起来。
③在孩子面前分别放置几块红色积木和几块蓝色积木。拿出一块红积木和一块蓝积木,对孩子说:“拿一块红积木,拿一块蓝积木”,并让孩子模仿你。
④吃饭时,让孩子当帮手,帮助配置餐具。你先放好一个饭碗,让他在旁边放上一双筷子和一个汤勺。也可用玩具餐具代替。
⑤让孩子把糖困和点心配好,每人一份。
⑥在做面包时,让孩子帮忙在每一片面包上放一块火腿。
5、指认长短物品
方法:
①从家庭用品中收集一些长的和短的东西,如筷子、喝饮料用的吸管、铅笔、尺子和袜子等。
②把一只长的和一只短的铅笔放在孩子面前,让他指出长的一只。说对了,就表扬他。
③让孩子模仿画长线和短线。你一边说长的、短的,一边让孩子模仿着画长线、短线。
④教给孩子哪些是长的东西,哪些是短的东西。告诉孩子室内的某些东西是长的还是短的。然后问孩子:“这是长的吗?”,“这是短的吗?”让孩子指认。
⑤拿些长度不同的铅笔、筷子、木棍、火柴棍和牙签等做游戏。用一只手分别握住长的或短的物品放在背后,让孩子猜短的在哪儿,用同样方法再猜长的在哪儿?猜对了,就给予奖励。
6、把用途相关的两个物体配对(如:纸和铅笔)
方法:
①利用日用品。例如:碗和筷子,鞋和袜子,纸和笔,帽子和上衣等等。
②把碗和筷子、鞋和袜子放在孩子面前。简单地说明这两样东西为何成为一对(如,碗和筷子是吃饭时用的)。你做个示范动作,让孩子模仿。
本文由合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合肥晓燕子康复机构收集整理发布,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