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晓燕子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

在线预约|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15256931441

    康复知识

    主页>康复知识

    自闭症儿童游戏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9-03-20 11:44:58阅读次数:0

    许多家长会反映说,孩子到一定程度以后不愿意一直与家长面对面的坐在桌子两边,刻板的听指令配对选择、表达卡片。
     原因无他,大都是因为家长的教学方式、语言、表情过于单一、刻板、形式化,没有灵活的去运用ABA、蒙氏、结构化,调动不起孩子的兴趣及情绪,自然孩子的注意力和配合都不好。故而,在此我建议家长多在自然环境中,在游戏中去给孩子做训练。
    现在简单介绍给家长们,如何在游戏中加强对动物的认知,以供参考。
    一、 在游戏中学习动物的配对
    目的: 1、视觉寻视能力的培养; 2、在游戏中感受快乐;3、理解能力的提高;4、对动物的初步了解。
    要求:在大环境中完成动物模具或卡片的配对(桌面、地面、墙面的转换)。
    材料:动物大卡、小卡、挂图、地垫、模具
    ABA分析: 1、动物模具配对mdash;mdash;模具、卡片配对mdash;mdash;大卡配对mdash;mdash;小卡配对mdash;mdash;大、小、挂配; 2、同一个平面配对mdash;mdash;地面、墙面配对mdash;mdash;桌面、墙面配对mdash;mdash;桌面、地面配对等等。
    游戏形式:在动态中个人/小组中进行。
    游戏类型:“times;times;、times;times;碰一碰/亲一亲”、“我指你拿”、“送它回家”等等,根据不同孩子的程度来设置结构,设置环境,重点是家长或老师的方法及语言一定要灵活。
    二、在游戏中按名称选择动物模具或挂图、卡片等。
    目的:1、视觉分解、观察能力的培养;2、对动物名称的初步认知;3、语音理解能力的提高;4、视觉转换寻视能力的训练。
    要求:在游戏中能从大环境中听指令按名称找到相应的物品。
    材料:同配对游戏及动物头饰
    ABA分析:选择动物模具mdash;mdash;选择动物卡片mdash;mdash;指认动物挂图(从少到多、由近至远、语言的变化)。
    游戏形式:动态、静态平行游戏
    游戏类型:“小孩小孩真爱玩”、“跳格子”、“动物走秀”等,根据孩子的程度来决定你所用的语言方式,在此过程中学习对动物的认知及其他。
    三、在游戏中促进孩子对动物名称的表达
    目的:1、语言表达能力;2、对动物名称的进一步认知;3、互动、沟通意识的建立;4、主动语言、情景语言的运用。
    要求:能主动表达动物名称。
    材料:同前面游戏所需。
    ABA分析:模仿表达动物名称mdash;mdash;提示下表达mdash;mdash;主动表达mdash;mdash;游戏中运用表达(根据孩子的程度来决定表达的方式)。
    游戏形式:互动、协作、动静交替游戏。
    游戏类型:在选择指认的基础上由仿说名称到主动表达过渡,另根据孩子语言及理解程度来决定你要用的语言。
    四、理解动物的特征及其泛化
    目的:1、理解能力、思维转换能力的训练;2、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特征;3、视觉观察、模仿能力的改善;4、语言表达能力及主动沟通意识。
    要求:随游戏要求适当做出相应反应。
    材料:同前游戏所需。
    ABA分析:理解动物的叫声mdash;mdash;理解动物的形态、属性mdash;mdash;理解其相关泛化及思维转换。
    游戏形式:音乐游戏贯穿始终。
    游戏类型:“我爱我的小动物”、“动物走路”、“动物吃饭”、“找妈妈”等此类游戏,根据孩子各阶段的程度来决定游戏语言要求的变动深浅。

    本文由合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合肥晓燕子康复机构收集整理发布,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
    1525693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