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晓燕子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

在线预约|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15256931441

    康复知识

    主页>康复知识

    超实用的自闭症家庭训练小游戏

    发布时间:2019-07-19 10:31:19阅读次数:0

    家庭小游戏的开展对自闭症孩子的训练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家庭小游戏对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流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家庭小游戏的开展对缓解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增进亲子感情也有积极的作用。很多家长因家庭场地有限,教学具缺乏而苦恼于无法开展家庭游戏。以下介绍几种所用教学具简单,不受环境限制,适宜在家庭中开展的小游戏,希望对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假想类游戏
      有助于开发自闭症儿童的想象思维,改变其固有的思维模式,提高其生活模仿能力。
      1、猫和老鼠
      目标:训练孩子走和跑的运动协调能力、体验假想游戏的快乐感。
      准备:猫和老鼠的头饰各一个。
      玩法:
      1.1、家长和孩子各选择一个头饰,分别扮演“猫”和“老鼠”。
      1.2、“老鼠”选择好家庭环境中的一个隐蔽位置藏好后,发出信号,如说一句:“藏好了”。“猫”开始寻找“老鼠”。
      1.3、“猫”找到“老鼠”后,角色互换,开始下一轮的游戏。
      2、捉田鼠
      目标:训练孩子对人的面部表情的感知能力。
      准备:猫头鹰的头饰两个、田鼠的头饰一个、小凳子一把。
      玩法:
      2.1、家庭中设置一处地点为“地洞”,如沙发。一名家长扮演“猫头鹰”,一名家长扮演“田鼠”,孩子扮演“田鼠”。戴上头饰。
      2.2、“田鼠”在场地内做钻洞、吃粮的动作,说儿歌:“小田鼠,真正坏,偷吃粮食搞破坏。猫头鹰,快快来,捉住田鼠别放开”;
      2.3、说完最后一句儿歌,“猫头鹰”迅速跑到场地内捉“田鼠”,“田鼠”只有跳到“地洞”里才安全;
      2.4、角色互换,进行下一轮的游戏。
      3、小鸡吃米
      目标: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精细动作能力,让孩子感受到假想性游戏的乐趣。
      准备:塑料小碗两个,各种豆子(芸豆、黄豆、绿豆)。
      玩法:
      3.1、家长先和孩子讲明游戏规则,孩子扮演的是“小鸡”,现在要吃“米”,豆子代表“米粒”;
      3.2、家长将豆子放在一个塑料小碗中,示范给孩子看,用拇指和食指捡取豆子放在另一个空碗中。
      3.3、捡取豆子可以按芸豆mdash;黄豆mdash;绿豆的顺序,由易到难。
      建议:游戏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孩子不要将豆子误吞;要语言提醒孩子现在扮演的是“小鸡”,在“吃米”。
      开展假想类游戏的注意事项:假想类的游戏需要家长带着孩子进入角色,这就需要家长尽量多的带着孩子做这样的游戏。在不同的游戏、不同的场景中,做出不同的表情,让孩子来感知表情的变化。比如,《捉田鼠》游戏中钻洞、吃粮的动作可以做的轻松些,“猫头鹰”出现时,表情要紧张些、表现出恐惧的样子。表情要夸张,这样孩子才能感知到面部表情的变化。初期,孩子在不明白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家长可以示范给孩子看。并且每一次做这样的游戏时,都要和孩子讲清游戏的规则,分清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不断的游戏中,明确游戏规则,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感受假想游戏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类游戏
      有助于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精细动作能力、视觉追踪能力等,培养规则意识及等待意识。
      1、吹泡泡
      目标:训练孩子对口部气流的运用能力,视觉的追踪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泡泡器一个或两个。
      玩法:
      1.1、家长可以拿泡泡器先吹出一些泡泡,位置尽量低一些,让孩子蹲下用手去抓空中的泡泡;
      1.2、几个回合后,可以再将泡泡吹的位置高一些,让孩子跳起抓空中的泡泡;
      1.3、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吹泡泡,比赛看谁吹的高、吹的泡泡多。
      建议:对于不会吹泡泡的孩子,家长可以拿泡泡器先做示范,尤其是嘴型的示范,慢慢教孩子学会运用口部气流。
      2、投纸球
      目标:锻炼孩子手的揉捏能力,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及空间距离的判断能力。
      准备:软硬适度的纸若干张(不要用卫生纸),收纳筐一个。
      玩法:
      2.1、家长将收纳筐放在距离自己有一段距离的正前方,先给孩子做示范,拿一张纸,揉、捏、团,做成一个纸球。再将纸球投进收纳筐中。
      2.2、开始时可以辅助孩子进行游戏,孩子熟悉后可锻炼其独立完成。
      2.3、收纳筐距孩子的距离可由近及远,慢慢提升孩子对空间距离的掌控能力。
      建议:游戏中家长注意提醒孩子是投纸球,重在投的动作上,而不是走到收纳筐前去把纸球扔进去。
      3、天气预报
      目标:训练孩子的模仿能力、肢体大动作的协调能力及孩子的反应能力,对天气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概念。
      准备:无。
      玩法:
      3.1、家长首先要向孩子讲明白,“多云拍头,小雨拍肩,中雨拍腿,大雨鼓掌,狂风暴雨跺脚,晴天双臂划个圈,下雪双手掌手指由自身的斜上方向斜下方抖动”;
      3.2、家长先带着孩子熟悉各种天气情况,并做出示范,要求孩子模仿自己的动作;
      3.3、当孩子做此游戏已不需要家长的辅助时,可由家长说天气、孩子做出相应的动作,或是家长做动作、孩子来说出对应的天气。
      建议:需要家长有耐心、有恒心的教给孩子。
      4、剪刀石头布
      目标:训练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准备:报纸两张。
      玩法:
      4.1、家长和孩子脚下分别踩着一张报纸。
      4.2、家长先给孩子做出示范,石头剪刀布,谁输了就把报纸对折再站在上面。
      4.3、开始游戏,家长与孩子之间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定谁输谁赢,输了的一方将报纸对折再站在上面,直到一方报纸不能再折后,停止游戏。
      建议:可以由一名家长辅助孩子与另一名家长进行游戏。
    适宜在家庭中开展的小游戏远不止这些。家庭小游戏的开展重在利用现有的场地和材料,构思出各种有趣的游戏,在增进亲子感情、培养默契度的同时,锻炼自闭症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对自闭症儿童规则意识及等待意识的培养,更需要家长持之以恒的带着孩子多做家庭中的游戏练习,不厌其烦的向孩子讲明游戏规则,这样孩子才能一步步的提高自身的规则理解能力,将这种能力灵活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


    本文由合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合肥晓燕子康复机构收集整理发布,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
    1525693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