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焦虑!自闭症与语言迟缓的本质区别,附居家训练「避坑指南」
2025年“世界自闭症日”的宣传主题口号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自闭症全球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我国最新数据显示患病率已达0.7%。值得注意的是,自闭症儿童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但儿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现象,不一定就是患有自闭症。两者存在本质区别,明确这一差异对于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具有重要意义。为消除家长担忧,帮助家长在早期发现自闭症预警征兆,我们精心制作了一份“语言发育居
-
如何提升儿童康复必备技能
我们深知安坐、眼神对视、模仿、泛化等必备技能对于孩子康复效果尤为重要,为了帮助您的孩子更好地提升康复必备技能,我们特别举办了一场关于如何提升儿童康复必备技能的家长培训。刘洋洋老师分享了关于家长培训的主要内容:居家康复知识泛化技巧、安坐如何练习、眼神对视练习技巧、模仿技能提升方法 。最后互动环节:现场提问与解答本次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他们
-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理解和接收语言的能力
自闭症儿童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无论他们的语言发展看上去有多好,他们都是从字面上进行理解的。即使是那些理解得很好的人,也有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跟自闭症患者说“路过时来串门”,说话者也许仅仅是出于礼貌,却可能引来自闭症患者的多次不必要的来访,而且可能会在不恰当的时间来访。遇到上述情况,无论是给自闭症儿童,还是给他们周围的人,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训练儿童理解语言的真正意思。积累词汇词
-
自闭症孩子缺乏主动语言?掌握这些康复技巧轻松应对!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常常影响到儿童的语言发展。许多自闭症儿童面对着自我封闭、语言障碍等挑战,这给他们的日常交流和社交带来了困难。在家庭和治疗环境中,家长和言语治疗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逐步发展孩子的主动语言能力。01观察与模仿对于自闭症儿童,他们的语言发展往往需要从最基础的阶段开始。家长和治疗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声音,了解他们当前的语言水平。例如,当孩子只是发出一
-
自闭症康复知识点:眼神训练的目的
今天分享自闭症康复知识点中眼神训练的目的是要孩子们学会使用眼神并理解眼神沟通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如下技能:1. 了解他人是否有在听我说话2. 了解他人是否明白我在说什么3. 让他人了解,我对他/她说的话很感兴趣4. 让他人了解我可能说完了,他们可以说了5. 让他人知道我喜欢他们6. 让他人知道我生气了7. 说服他人8. 寻求帮助/或者引起他人注意注视物的训练用泡泡、气球、手电筒、球来训练追视物体能力及
-
探讨自闭症儿童主动性语言缺失及应对策略
自闭症,又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通常在儿童三岁前出现。本文主要探讨自闭症儿童主动性语言缺失及应对策略缺乏主动性语言是自闭症儿童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那么,自闭症儿童为什么没有主动性语言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我们要了解自闭症儿童为什么没有主动性语言。主动性语言是指孩子主动发起的、与他人交流的语言,如提问、描述事物等。自闭症儿童的主动性语言缺失,主要与
-
如何有效训练自闭症孩子的听指令能力?
指令”即让自闭症儿童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意念,树立与之相关的意识,从而促进孩子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能力。不会“听令行事”是他们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具体表现为“三不反应”,即听不懂指令,听到指令但不懂其意,听懂了但不执行。家长训练孩子根据指令模仿动作,可以尝试下面这三种方法。一、暂停-继续的方法首先,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辩认出他所喜爱的活动,然后,在他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时,要求他做一个其他的动作
-
儿童自闭症治疗,分阶段进行更有效!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患儿多表现为强烈地回避人和社会,情感反应极其刻板,对人和事物存在广泛严重的视觉回避,喜欢使用“余光”,部分患儿对疼痛或意外伤害缺乏反应等等。很多家长对于儿童自闭症缺乏了解,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某些表现,反而责怪和打骂孩子,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那么家长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呢?家长又该如何治疗呢?第一阶段:早期发现蛛丝马迹自闭症在发病之前通常没有显着的异常
-
孩子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玩怎么办?
有家长问:为什么小朋友和妈妈玩的挺好?但是却不和幼儿园的同龄人玩?自闭症谱系儿童的社交对象发展是这样的:1、和家长建立社交关系请家长反思孩子和你在一起时是怎样的关系你俩的社交角色是你听他的多还是他听你的多?后者比前者好你俩的互动内容是需求型的多还是学习型的多?后者比前者好如果你和孩子是前者多那么你俩关系有待调整否则很难进入下一阶段2、和老师建立社交关系第一题中的内容师生关系中基本都是后者即儿童听老
-
自闭症孩子在青春期时,如何正确处理面对异性的问题?
自闭症的康复,从孩子很小到慢慢成长,贯穿多年。这期间,孩子经历学龄、青春期的时候,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果分析、处理不当,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尤其在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正确行为的塑造上。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科学、谨慎的面对。大家都知道,青春期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步入成熟的过渡,随着他们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会出现诸多不平衡,而他们的躯体日趋健壮,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就会自然而然地试图践行,却不知自身浅薄与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