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焦虑!自闭症与语言迟缓的本质区别,附居家训练「避坑指南」
2025年“世界自闭症日”的宣传主题口号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自闭症全球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我国最新数据显示患病率已达0.7%。值得注意的是,自闭症儿童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但儿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现象,不一定就是患有自闭症。两者存在本质区别,明确这一差异对于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具有重要意义。为消除家长担忧,帮助家长在早期发现自闭症预警征兆,我们精心制作了一份“语言发育居
-
如何提升儿童康复必备技能
我们深知安坐、眼神对视、模仿、泛化等必备技能对于孩子康复效果尤为重要,为了帮助您的孩子更好地提升康复必备技能,我们特别举办了一场关于如何提升儿童康复必备技能的家长培训。刘洋洋老师分享了关于家长培训的主要内容:居家康复知识泛化技巧、安坐如何练习、眼神对视练习技巧、模仿技能提升方法 。最后互动环节:现场提问与解答本次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他们
-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理解和接收语言的能力
自闭症儿童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无论他们的语言发展看上去有多好,他们都是从字面上进行理解的。即使是那些理解得很好的人,也有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跟自闭症患者说“路过时来串门”,说话者也许仅仅是出于礼貌,却可能引来自闭症患者的多次不必要的来访,而且可能会在不恰当的时间来访。遇到上述情况,无论是给自闭症儿童,还是给他们周围的人,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训练儿童理解语言的真正意思。积累词汇词
-
自闭症孩子缺乏主动语言?掌握这些康复技巧轻松应对!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常常影响到儿童的语言发展。许多自闭症儿童面对着自我封闭、语言障碍等挑战,这给他们的日常交流和社交带来了困难。在家庭和治疗环境中,家长和言语治疗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逐步发展孩子的主动语言能力。01观察与模仿对于自闭症儿童,他们的语言发展往往需要从最基础的阶段开始。家长和治疗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声音,了解他们当前的语言水平。例如,当孩子只是发出一
-
关爱自闭症——融易班与行知学堂的夏日活动
研学活动开启研学之旅 拓展未来之路组织名称:合肥师范学院“晓燕子”康复中心行知学堂活动时间:7月10日——7月24日参与人员:合肥师范学院志愿者14名活动内容: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为自闭症儿童送去关爱,奉献自己的爱心与力量,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与合肥晓燕子康复中心合作开展关爱自闭症帮扶活动。 在为期两周半的时间内,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的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
-
自闭症康复知识点:眼神训练的目的
今天分享自闭症康复知识点中眼神训练的目的是要孩子们学会使用眼神并理解眼神沟通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如下技能:1. 了解他人是否有在听我说话2. 了解他人是否明白我在说什么3. 让他人了解,我对他/她说的话很感兴趣4. 让他人了解我可能说完了,他们可以说了5. 让他人知道我喜欢他们6. 让他人知道我生气了7. 说服他人8. 寻求帮助/或者引起他人注意注视物的训练用泡泡、气球、手电筒、球来训练追视物体能力及
-
探讨自闭症儿童主动性语言缺失及应对策略
自闭症,又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通常在儿童三岁前出现。本文主要探讨自闭症儿童主动性语言缺失及应对策略缺乏主动性语言是自闭症儿童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那么,自闭症儿童为什么没有主动性语言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我们要了解自闭症儿童为什么没有主动性语言。主动性语言是指孩子主动发起的、与他人交流的语言,如提问、描述事物等。自闭症儿童的主动性语言缺失,主要与
-
如何有效训练自闭症孩子的听指令能力?
指令”即让自闭症儿童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意念,树立与之相关的意识,从而促进孩子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能力。不会“听令行事”是他们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具体表现为“三不反应”,即听不懂指令,听到指令但不懂其意,听懂了但不执行。家长训练孩子根据指令模仿动作,可以尝试下面这三种方法。一、暂停-继续的方法首先,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辩认出他所喜爱的活动,然后,在他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时,要求他做一个其他的动作
-
合肥市残疾儿童康复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项目说明
残疾儿童康复基本公共服务服务对象:符合条件的0-14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二、服务内容提供康复评估、康复训练、辅具适配、护理、心理疏导、咨询指导和转介等基本康复服务。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手术辅具适配和康复训练等服务。三、服务流程1. 儿童监护人选择定点康复机构办理手续,应提供: 二级及以上医院
-
儿童自闭症治疗,分阶段进行更有效!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患儿多表现为强烈地回避人和社会,情感反应极其刻板,对人和事物存在广泛严重的视觉回避,喜欢使用“余光”,部分患儿对疼痛或意外伤害缺乏反应等等。很多家长对于儿童自闭症缺乏了解,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某些表现,反而责怪和打骂孩子,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那么家长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呢?家长又该如何治疗呢?第一阶段:早期发现蛛丝马迹自闭症在发病之前通常没有显着的异常
条件筛选